【排头兵风采】神经内科医学部联合放射诊断科在头痛机制研究领域取得系列进展
创建时间:2025-04-22 02:05
原发性头痛作为神经系统常见的脑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表型复杂,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基于临床诊疗和多维数据库,探究疾病发病机制,寻找新型干预靶点,对提高诊疗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董钊教授团队联合娄昕教授团队(以下简称“团队”),依托跨学科合作优势,利用引进的临床科研双模7T磁共振扫描仪,系统解析了不同类型原发性头痛的关键脑网络机制,并在头痛领域TOP期刊The Journal of Headache and Pain(中科院一区)先后发表3篇论著,为深入理解疾病发病机制、优化临床诊疗策略提供了依据。
一)药物过度使用对慢性偏头痛作用机制的神经影像学研究
▲2025年3月13日,团队在The Journal of Headache and Pain(中科院一区)发表最新研究
药物过度使用是偏头痛慢性化的重要风险因素,但其潜在机制尚未明确,导致其临床治疗和管理难度显著增加。该研究采用结构成像、弥散张量成像和功能成像的7T MRI多模态成像方法,针对伴或不伴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 (Medication overuse headache, MOH)的慢性偏头痛 (Chronic migraine, CM)患者进行脑网络异常特征提取,并探究急性镇痛药物使用频率的影响。
研究发现,药物过度使用可能导致CM患者记忆与视觉处理相关脑区出现更显著的灰质体积减少,及广泛的白质微结构破坏;功能影像提示右侧壳核自发神经活动降低,及与多个脑区的功能连接增强,并与急性止痛药物使用频率密切相关。这些结果揭示了药物过度使用对偏头痛患者大脑结构与功能的显著影响,为偏头痛慢性化机制提供了新见解。
联系邮箱:headache301@163.com
版权所有© 中国头痛防控联盟 京ICP备17034695号-3